今年前五个月,美国PX进口量同比增长近35%,全部来自于巴西、加拿大、欧洲/俄罗斯。
如果印尼重新回到欧佩克,印尼将是欧佩克中第四小产油国,位于利比亚、厄瓜多尔和卡塔尔之前。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产量不断下降使得印尼成为了一个石油净进口国。
这样,我们能够接近市场一季度公司油气产量达到89.8053万桶标油/天,远高于去年同期68.4647万桶标油/天的产量水平。据道琼斯5月7日消息,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周四表示,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低所带来的影响远超过公司强劲的运行业绩,从而冲击了公司的现金流和盈亏。然而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的影响,一季度公司的现金流大幅下降36%至13.7亿加元。一季度公司出现2.52亿加元(约2.09亿美元)的亏损,或每股亏损23加分,而上年同期公司赢利6.22亿加元,或每股57加分
一季度公司油气产量达到89.8053万桶标油/天,远高于去年同期68.4647万桶标油/天的产量水平。然而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的影响,一季度公司的现金流大幅下降36%至13.7亿加元。在新的一年里,一要稳住和巩固我们的油田传统产业。
在我们的热解技术推向市场前,只有少量的含油废弃物采用了传统方式进行处理,更大部分是堆着没处理,所以我们认为杰瑞的技术对含油废弃物的影响是革命性的。2015年杰瑞对海外大区的布局做了一个调整,通过整合各产品线在海外市场开发的力量形成了六个大区,重点会放在产油国。但是,换个角度讲,一些相对较差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被淘汰,留下真正有实力的、掌握技术的企业。油田污染可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存量部分,由于过去的十几年间的油田开发中对环保的重视和监督处罚力度不够,整顿废弃物的能力不足,导致的高达14300万吨污染土壤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适度优化我们的人员,这些人员指的是后勤岗位还有非关键岗位人员的进入,同时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能源》:2015年公司的业务重点是什么?王坤晓:整个2014年产业整体行情虽然差,但杰瑞从利润到收入成绩还不错。
在油气整体不景气的行业大背景下,民营油服企业杰瑞集团却给股东们交了一个满意的成绩单:2014年净利润实现22.82%的增幅,达到12.1亿元,总收入达到44.61亿元。《能源》:目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为油服公司的海外业务提供了怎样的机会?王坤晓:一带一路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大的利好和政策支持。低油价意味着油公司需要减少投资,市场的工作量随之减少,相应的油服企业拿到的合同减少,导致目前已经建起产能的各种石油装备制造能力在此期间形成过剩,受影响较重的是非常规能源领域的增产类设备。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理念的问题,还需要国家从政策和机制层面出台一些和新《环境保护法》配套实施的具体细则和具体办法,把有钱交罚款没钱搞治理的理念彻底转变过来。
二是,在环保治理的费用、支出上没有具体的措施,地方保护以及过低处理预算导致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公司,没有办法进入到污染处理的项目中去。市场作为决定性力量,是解决产能过剩、解决无序竞争的唯一手段。从油的角度来算一笔经济账,假设一口井能够产生700吨含油废弃物,一吨处理费用为一千元,含油率为15%,那么一口井如果收回90吨油,每吨油设为6700元,一口井我们相当于创收了60万元的油资源。油服行业急入冬《能源》: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油服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再加上装备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您是否感受到寒冬的来临?王坤晓:石油行业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比如说十年就有一个波谷波峰,因为这不是一个一直维持持续增长的行业,它随着市场需求及地缘政治、突发事故的出现而波动。
二是每年油气田开发中不断产生的新的废弃物,即增量部分,每年大约有200-300万吨。因为这类国家石油公司相对来说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较弱一些,他们对成本诉求是高的,对中国企业并不排斥。
这类国际大公司的并购对于杰瑞的全球化业务产生怎样的影响?王坤晓:总体来说,对杰瑞影响很小。简言之就是给我们70万元的处理费用,我们又交还60万元的油,相当于只收了十万元的处理费,在杰瑞的眼里无论废弃物还是垃圾都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环保领域觅春天《能源》:年报显示,2014年杰瑞在环保领域着重发力,尤其是油田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王坤晓:是的,我一直强调,油服业进入了寒冬,但环保迎来了春天。这些国家与中国维持比较好的关系,对中国企业去投资发展是欢迎的,这样的国家对杰瑞有很多机会,我们会加大力度去开发这些海外市场。比如说我们能够把含油废弃物的处理指标达到万分之二点二,几乎不含油,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客户会对我们高标准导致的费用提高而提出担心。并购机会渐现《能源》:2014年底,全球服巨头哈利伯顿与贝克休斯签订合并协议。还有些客户为没有专项环保治理费用而苦恼,因为上级并没有给他们拨这部分款。
另外,国家决策层面,还应设立专项治理资金,为过去几十年环保的欠债进行偿还,从而减轻这些企业的经营压力。三是我们会加大拓展海外市场步伐,抓住机会,考虑收购、兼并或者合作一些有市场、有品牌、有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及服务企业,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对优质对上游资源和资产适时收购。
海外市场是杰瑞市场战略中最关键的战略,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内的油气市场领域发展空间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压缩的,这种土壤使得我们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同时这类公司占据着国际上超过一半的资源,从油气储量来讲他们拥有的储量超过全球70%,产量超过55%,因此资源和产量的主体是他们。
三是杰瑞在开辟新的产品线,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市场机会。国际油服公司把国际油公司作为核心的市场、客户目标,一些存在地缘政治和风险的国家,例如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地西方国家不愿进入,而对杰瑞来讲,这都是很好机会,因此国际大公司的合并拆分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个政策支持的是民族工业,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在一带一路项目中有利于我们拿下有分量的大项目,将过去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能源》:由于国家环保的标准越来越严,热解吸附技术应该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依附于油气上游产业的油服公司来说,2014年下半年可谓进入了行业寒冬:国际油价一泻千里,油公司承压经营,项目开工大幅减少。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处理,对我们的环境、土壤,包括子孙后代都是灾难性的危害
还有些客户为没有专项环保治理费用而苦恼,因为上级并没有给他们拨这部分款。在我们的热解技术推向市场前,只有少量的含油废弃物采用了传统方式进行处理,更大部分是堆着没处理,所以我们认为杰瑞的技术对含油废弃物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在新的一年里,一要稳住和巩固我们的油田传统产业。《能源》:2015年公司的业务重点是什么?王坤晓:整个2014年产业整体行情虽然差,但杰瑞从利润到收入成绩还不错。
在油气整体不景气的行业大背景下,民营油服企业杰瑞集团却给股东们交了一个满意的成绩单:2014年净利润实现22.82%的增幅,达到12.1亿元,总收入达到44.61亿元。另外,国家决策层面,还应设立专项治理资金,为过去几十年环保的欠债进行偿还,从而减轻这些企业的经营压力。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理念的问题,还需要国家从政策和机制层面出台一些和新《环境保护法》配套实施的具体细则和具体办法,把有钱交罚款没钱搞治理的理念彻底转变过来。从油的角度来算一笔经济账,假设一口井能够产生700吨含油废弃物,一吨处理费用为一千元,含油率为15%,那么一口井如果收回90吨油,每吨油设为6700元,一口井我们相当于创收了60万元的油资源。三是杰瑞在开辟新的产品线,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市场机会。目前油田土壤污染到什么程度?王坤晓:油田污染就像地球皮肤上不能自我修复的伤口一样,需要有效的手段去治愈。
因为国际石油公司(IOC)并不是杰瑞的主要目标市场,国家石油公司(NOC)才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客户。比如说我们能够把含油废弃物的处理指标达到万分之二点二,几乎不含油,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客户会对我们高标准导致的费用提高而提出担心。
二是,在环保治理的费用、支出上没有具体的措施,地方保护以及过低处理预算导致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公司,没有办法进入到污染处理的项目中去。几天前,我们见到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杰瑞集团总裁王坤晓先生,就我们关心的问题与其进行了坦诚交流。
简言之就是给我们70万元的处理费用,我们又交还60万元的油,相当于只收了十万元的处理费,在杰瑞的眼里无论废弃物还是垃圾都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处理,对我们的环境、土壤,包括子孙后代都是灾难性的危害。